耳念珠菌在美以“驚人速度”傳播,專家:難診斷、致死率高!
美國疾控防中心稱,耳念珠菌已經席卷美國半數以上的州,正在以驚人的速度進行傳播。這個不可怕,最讓人感到恐怖的是,一旦感染了耳念珠菌,超過二分之一的患者會在三個月內死亡!即使住院進行治療,保守估計大約有30%至70%人最終也會死亡。
從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耳念珠菌的破壞程度遠遠超過甲流、奧秘克戎和新冠肺炎,美國作為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醫療衛生水平位居全球第一,就是在這么一個國家里,在耳念珠菌面前都顯得毫無招架之力,難免讓人感到有些恐慌。
耳念珠菌到底是種什么東西呢?
北京協和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蔣子棟稱:這是一種新的真菌,其致死率高、高傳染性,容易發生院感,耳念珠菌是耐藥真菌,目前缺少特效治療藥物。
蔣醫師提到耳念珠菌是一種新的真菌。可能有網友感到好奇,包括我在內,這里所說的“新”是指剛剛發現的真菌嗎?
根據資料顯示,耳念珠菌這個東西的真名叫耳道假絲酵母菌,發現的時間其實也比較早了,是在14年前(2009年),是在日本首次發現的,是從一名70歲日本婦女的耳道中采集,并經篩選發現的。估計這位日本患者外耳道感到不舒服(奇癢難受等癥狀)到醫院就診的時候,醫生從患者外耳道的分泌物中提取到了耳道假絲酵母菌。
01超級病菌
此后,又有多個國家報告發現感染這種真菌的病例:2016年美國衛生當局報告稱,美國在2013年-2016年期間發現耳道假絲酵母菌的新型“超級病菌”,造成至少13人感染,其中4人死亡;2022年阿根廷衛生部發布通報稱,該國發現2例感染“超級真菌”確診病例。
近年來,耳念珠菌在全球30多個國家有過報道,其中在美國的傳播比較嚴重,2019年至2020年期間感染756人,2021年感染人數達到1471人,2022年感染人數達到2377人。直到現在,美國直接“爆發”了耳道假絲酵母菌的新型“超級病菌”,大有席卷漂亮國甚至全球的趨勢。
02馴化酵母
學過生物課程的網友可能還記得生物的分類吧?一般來說,生物分成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和病毒三大類。其中,真核生物又分成動物、植物、真菌和原生生物,真菌分成單細胞真菌、霉菌、大型真菌,酵母菌就屬于單細胞真菌。當然,生物的分類方法有很多,還可以分成動物、植物和微生物三大類,真菌就屬于微生物。
同樣是酵母菌類,也包括很多種類型。在這里,我們只需知道耳道假絲酵母菌屬于微生物中的真菌,屬于單細胞真核生物,并不是憑空出現的,或許在地球上已經存在很長時間了。
致死率高、傳染性高耳道假絲酵母菌,危害到底有多大?
耳念珠菌預防
讓人談之色變的耳道假絲酵母菌,有幾個重要的特點,一是能夠定植于身體的黏膜和皮膚上,二是具有很高的耐藥性,抗真菌藥物在它面前很難發揮作用。
其實,這種耳念珠菌不只是附著在人體上,還能長時間附著在周圍的物體上,并且很難有效消除,成為傳染源的一部分。
上文只是提到了在國外發現的耳念珠菌,在我們國內早些年也有發現過,根據人民日報健康端稱,2018年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發現首例“耳念珠菌”感染病例,2019年曾經發現有18例感染耳念珠菌的患者 ;2020年公開報道的耳念珠菌感染病例有25例;2022年某院重癥科病區內傳播耳念珠菌,其中1例患者發生菌敗血癥搶救無效死亡。
看到這里,估計很多網友可以松一口氣了,原來這種兇猛的耳念珠菌早就發現了,時間過去這么久了,也沒有在社會層面引發大流行啊!是的,我的感覺也是沒有必要因此產生恐慌,通過國內外耳念珠菌的現身軌跡來看,這種傳染病在一定范圍內應該是可控可防的。
但是我們也不能因此而掉以輕心,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聲稱,耳道假絲酵母菌感染者都出現嚴重的健康問題,包括惡性血液病、急性呼吸衰竭等,平均住院18天才被診斷出感染耳道假絲酵母菌。并且這種傳染病需要使用專門的檢查方法,否則容易被誤診成另一種假絲酵母菌感染。通過研究發現耳道假絲酵母菌對一種或兩種主要抗真菌藥物具有耐藥性,但是在有些國家發現的一些耳道假絲酵母菌會對三種主要抗真菌藥物都具有耐藥性,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治療的難度。
感染耳念珠菌之后,有什么癥狀?
根據一些醫護工作者的經驗分享來看,感染這種真菌后一般具有這些癥狀:耳內發癢、悶脹感,合并感染會引起瘙癢外耳道腫脹,疼痛、流膿,伴有不明原因的高熱、腹瀉、呼吸困難等。
耳念珠菌是通過什么方式傳播的呢?
耳念珠菌的感染可能有兩種,一是內源性感染造成的,念珠菌本來是人體中的正常菌群,如果因為身體免疫力低下的話,身體內的念珠菌就會大量增殖,出現念珠菌感染;二是外源性感染,是通過外界直接接觸的方式進行傳播,一般是性傳播、母嬰之間的垂直傳播、間接接觸物品也會傳染念珠菌。
如何預防這種傳染病呢?
生物學當中介紹過,傳染病一般由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組成,其中傳播途徑主要有呼吸道傳播、消化道傳染、接觸傳播、蟲媒傳播、血液體液傳播、垂直傳播等,耳念珠菌的傳播應該屬于接觸傳播。
因此預防的時候,應該在這個環節多加注意:
1加強日常清潔消毒,勤洗手,勤洗衣服,勤換衣服等。
2經常用酒精消毒,包括接觸其他物品后對手部的消毒,對周圍環境物品的消毒,包括家中的物品,也包括接觸到的外面的公共設施等。到過疫區的人,必須認真清洗身體與衣物,及時消毒。
3注意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合理膳食,營養均衡,提高自身的免疫力。